当前位置: windows系统城 > 微软资讯 > 微软首席技术官专访:智能代理技术助力智能体普及
微软目前是全球智能体领域的领先者之一,也是最大的智能体开发平台。全球有超过七万家企业和数字原生公司通过微软的Azure AI Foundry平台,进行智能体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、定制和管理。同时,有超过一万家机构采用微软的新Agent Service,进行智能体系统的构建、部署与扩展。包括90%的财富500强企业在内,超过23万家机构使用Microsoft Copilot Studio来开发人工智能和智能体应用。
在今年的“Build 2025”大会上,Kevin Scott接受了科技博主Every的采访,深度解析了微软如何从技术层面促进智能体生态系统的发展,同时分享了微软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。
完整专访视频
以下是对采访内容的重新整理:
主持人向Kevin Scott提问,询问他对利用Agent进行编程的看法,并提到有人担心这种方式可能削弱编程的乐趣和工匠精神。Kevin表示,他特别欣赏热爱自己工作的人,无论是软件工程师、机械工程师还是手工艺者。真正热情于工作的专业人士都会对如何完成任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。Kevin自己从事木工的时间几乎和编程时间一样长。他指出,软件开发的性质在过去几十年中多次经历重大变革,而Agent的价值在于能够代表用户执行操作、使用工具、修改系统并访问各种信息源。为了实现这一点,需要一个类似互联网的生态系统,并且微软内部正努力推动其系统之间基于统一的Agent标准协议进行通信。Kevin鼓励保持好奇心,勇于尝试新技术,实用则用,不适合则弃。
主持人接着谈到去年Kevin提及的两个重点——Agent无处不在以及规模定律的持续重要性。今年的主题则转向了“Agent网络”,询问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和行业的收获。Kevin认为,过去一年间,人们对规模定律的怀疑逐渐消散,事实证明其长期有效,现已成为共识。与此同时,模型的推理能力已经超出当前应用范畴。出现了“能力过剩”的现象,这要求业界共同努力,缩小模型实际能力和用户可用能力之间的差距,因此今年Build大会减少了对规模定律的强调。
此外,随着各类Agent的大量涌现,行业也意识到除了推理能力,Agent要真正发挥价值,还需解决其他关键问题,例如更完善的记忆机制。当前的Agent记忆较为短暂且事务性强,完成任务后记忆往往丢失,这极大限制了复杂任务的持续委托和管理。Kevin强调,Agent必须能够主动代表用户操作,结合多种工具和信息源,这需要一个开放且类似互联网的生态系统。每个已有的信息服务、网站或API都应被整合,使Agent能与之交互,并且激励机制应倾向于推动这种整合。
今年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出现了类似MCP这样简明开放的协议,以及微软刚刚开源的NLweb,它们在Agent网络中的作用类似于HTML在互联网中的地位。Kevin预见这些开放、可组合且分层的技术将在社区中广泛涌现,并推动Agent的普及和实用化。
主持人问到,既然Agent需要访问互联网和计算机上的信息,就必须依赖一定的协议和流程来实现,这对微软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?微软希望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?
Kevin Scott表示,有两三个关键点非常重要。首先,微软自身也在开发Agent,为了让这些Agent真正为用户服务,必须解决Agent内部的通信和协作问题。即使仅限于企业内部的Agent,微软在内部推动所有系统间采用统一标准协议进行通信,避免让构建Agent过程暴露微软庞大的组织架构,从而提高效率,避免陷入康威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康威定律指出,系统设计往往反映团队结构,如果协议不统一,开发过程会变得低效繁琐。作为工程师,面对没有标准化协议和服务,每个人都各自为政的情形,体验非常糟糕。相比之下,要实现Agent的实际价值,就必须让整个生态系统像互联网早期一样发展,形成统一、开放的标准。
他提到MCP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作为一个简单的协议,解决了Agent、平台构建者、用户及服务提供方之间连接和交互的问题。越来越多的人不只是考虑如何连接单一系统,而是希望把自己的服务接入Agent网络,并且从商业角度评估这种连接的可行性。对微软而言,除了自己开发Agent,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作为平台公司的角色,凭借过去50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,帮助推动和解决Agent生态系统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。
主持人提及微软强力推动MCP,并计划将其整合进Windows等系统,但有人认为MCP的安全模型还不完善。Kevin被问及,互联网有明确的安全模型如同源策略限制代码执行权限,而MCP目前没有类似机制,他怎么看待这个安全问题?
Kevin回应,他不敢断言当前或未来的安全模型具体是怎样,但MCP设计简洁,社区可以较容易地探索和开发适合的安全机制。微软特别关注企业级安全需求,并正与MCP团队紧密合作推进相关工作。核心是赋予Agent身份识别功能,构建授权系统,确保Agent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明确定义自己代表的人和权限范围。例如,当Agent需要访问某些资源或系统时,它可以查询所需权限,并向使用者请求授权,用户可明确允许或拒绝。同时系统管理员也能控制是否允许Agent操作。这样一来,安全性和可控性得以保障。
Kevin强调,这些安全能力在MCP之上虽然并非完全简单,但相对容易实现。关键是要用开放的方式推动这项工作,让生态系统像互联网一样开放协作,而不是成为某个厂商或者系统的专有技术。最终目标是让整个Agent网络高效、安全地运转,惠及更多用户和开发者。
主持人提到,目前存在两种潜在的市场或商业模式:一种是高度垂直整合的模式。开发者掌控模型和用户界面,直接打造完整的应用,就像苹果的iPhone和App Store一样,以此保证安全性;另一种是开放模式,虽然安全性难以完全保障,但因为没有中心化的管理,创新活力会更强。他想知道微软如何在这两种模式之间权衡。
Kevin Scott认为,这样的二分法未必准确。开放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需许可——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创新和构建,无需中心机构的授权和干预,这大大降低了创新壁垒,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。他观察到,过去几年中出现的一些中间角色,实际上并未为创作者和消费者带来实质价值。开放性让创意自由流动,这点令他非常振奋。同时,他也认为,借助先进的AI技术,开放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强有力的安全保护。比如,可以为用户配备专属的智能代理,这些代理了解用户的隐私偏好和安全需求,能对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和响应。他举了一个例子:当他收到关于妻子账户可能遭遇双因素认证异常的电子邮件时,他第一时间选择发短信确认,而不是邮件,因为短信更安全。设想如果有智能代理能监控并判断这些通信的异常情况,就能提前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。因此,他认为安全和开放是可以兼得的,并不存在必须取其一的局限。
随后主持人提问,软件工程领域正经历剧烈变化,而Kevin本人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热爱,他既是程序员,也喜欢自己做陶艺、木工等手工活。有观点认为,使用智能代理辅助编程可能会让人失去自己动手写代码的“感觉”,对此Kevin怎么看?
Kevin表示,他对制造者群体怀有敬意,这个群体包括软件工程师、机械师、木工、陶艺家等,他们都通过自己的热情和专业把无形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。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会对所用的工具、材料和方法有强烈的偏好和独特见解。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。他自己从12岁开始编程,至今已有四十余年,对软件开发的演变历历在目。软件开发性质的变化多次发生,技术进步使得人们对如何完成工作的看法产生分歧,这很正常。他也坦言,个人有选择权——比如他虽然属于“老派”,喜欢用Vim这类传统文本编辑器,避免使用Visual Studio Code,但这完全是他的个人习惯和工作方式。当然他同时会灵活采用最有效的手段达成目标,不在乎他人的评价。
他进一步举了木工领域的例子:曾有人争论,使用电动工具还算不算是真正的木工工匠?后来争论转向CNC数控工具的使用,这表明工具变革总是伴随对“传统”定义的讨论。Kevin理解这些观点,也认为这只是不同价值取向所致——有人看重过程,有人看重结果,而选择自然不同。
他强调,问“你是不是真正的匠人”实际上是价值观的碰撞,是个人选择,没有绝对标准。他鼓励大家保持对自己工艺的热爱,同时也要开放心态面对新工具和新技术。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,说自己对3D打印机等新兴工具起初不够感兴趣,后来才兴起学习热情,并发现它们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。他建议大家持续保持好奇,尝试新东西,如果有效就使用,不合适就放弃。
总结来说,Kevin认为工匠精神和现代技术不会冲突,两者可以兼得,只是采用工具的偏好和风格因人而异。拥抱变化,尊重自我,是未来技术发展中每个人都应持有的态度。
主持人询问Kevin Scott,他如何看待软件工程领域中Agent的未来发展,是会由单一统治性的Agent主导,还是会出现多样化的Agent生态。他回答说,未来将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Agent共存,这是一件好事。微软将通过GitHub Copilot和正在开发的GitHub Agent等产品,努力提供实用且受欢迎的工具,但他认为不太可能出现全球所有开发者都只使用同一款工具的局面。开发者享受选用多样工具的自由,且在他的四十年编程经历中,人们总是在不断更换和尝试新的开发工具。
对于不同Agent之间的差异,Kevin认为关键在于各自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。如今,一些创新的初创公司并不是从基础设施入手创造差异,而是通过针对具体问题更深刻的认知,在现有基础设施上进行调整和改进,从而提供独特且高效的解决方案。正因为越来越容易针对特定需求定制解决方案,市场上会涌现出更多、多样化的Agent,努力满足不同用户的细微需求。那怕是软件开发工具领域,在过去一年也涌现了大量新颖且颇具吸引力的产品,尽管变化迅速给产品开发增加难度,但同时也增强了创新的趣味性。
主持人继续提问,假设一年后再举办Build大会,目前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和重大问题,哪些会失去热度,而未来又将聚焦哪些趋势。Kevin表示,仍然坚持认为技术尚未成熟、成本高或能力不足而迟迟不开始采用的人,将会在未来落后。随着技术逐年加速发展,成本降低,当前这些理由变得难以成立。市场不再关注那些唱衰技术发展的人,因为押注技术停滞是一个高风险的选择。相反,大家会把更大的期望放在Agent能解决的问题上,雄心也会进一步提升。
未来,Agent的交互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。当前大多数人使用Agent时,是以同步方式进行:用户发送请求,等待Agent反馈,然后基于结果行动。未来,随着Agent网络的完善和推理能力的提高,人们会更多采用异步交互。Agent将独立处理耗时长的复杂任务,调用多个系统接口,整合多个反馈,并经过多轮迭代优化。最终在适当时候,Agent会将结果交回给用户,由用户接手后续行动。这种“先由Agent长时间自主推进任务,后由用户介入”的模式,是Kevin眼中值得期待的未来发展。
·
·
相关教程
2023-11-26
2025-04-30
2024-09-13
2025-05-02
2025-04-17
2025-05-05
2023-10-25
2025-08-15
2025-08-15
2025-08-14
2025-08-14
2025-08-13
Copyright © 2009-2025 windows系统城 www.wxclgg.com 版权声明